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1月CPI同比上涨5.4%,预期4.8%,前值4.5%。
 
中国1月PPI同比上涨0.1%,预期0.2%,前值-0.5%。
 
CPI数据高于预期,数据出来后,债券收益率略有上行。
 
 
1月中下旬开始,全国开始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消费非常低迷。因此1月CPI高于预期,我们需要看一下背后的驱动力。
 
一般来说,1、2月的经济数据,往往受到春节假期错位的干扰。我们来看看,2012年以来,一季度CPI的环比表现。从下图可以看到,春节时间在1月下旬的,有2012年1月23日,2017年1月28日,以及2020年1月25日。
 
从历史时间来看,春节在1月下旬的年份,属于春节比较早的。从CPI的环比表现来看,属于1月较强,2、3月环比较弱的走势。从历史同期来看,2012月1月CPI环比1.5%,2017年1月CPI环比1.0%。今年1月CPI环比1.4%,属于较高水平。
 
 
那么我们就把CPI中的食品和服务拆开,来分别看看春节的影响。从下图可以看到,今年1月,食品环比4.4%,是历史新高。1月非食品环比0.6%,仅次于2017年。
 
也就是说,今年1月的食品和非食品的价格都是偏高的。笔者认为,这种偏高,与疫情冲击关系密切。一方面,疫情冲击,使得物流受到影响,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运输不畅,另一方面,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春节返乡后,受到疫情影响迟迟无法返回城市工作,因此会带来城市的劳动力短缺,从而带来服务业人工成本的上行。
 
 
我们再来看看CPI中消费品和服务的分项走势。从同比涨幅来看,1月消费品涨幅7.7%,较上个月上行1.3个百分点,而服务的涨幅1.5%,较上个月上行0.3个百分点。两者的价差为6.2个百分点,较上个月拉宽1个百分点。消费品涨幅重新快速上行,服务也同步上行,这是当前的大概描述。
 
 
那么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是,这种价格的上涨,有没有需求端的拉动作用呢?从下图可以看到,PPI的触底回升,正在带动CPI中的工业品价格反弹。
 
我们在前文《2020年,通胀或是一个核心变量》中讲到,CPI有三个分项,第一是食品分项,主要受到猪肉影响;第二是工业品分项,主要受到PPI影响;第三是劳动成本分项,主要受到就业影响。
 
从1月份CPI价格的结构来看,前期经济边际回暖,带动工业品去库存,正在带动PPI和CPI的工业品,企稳回升。但是目前就业情况尚未恢复。
 
因此通过1月价格数据,我们有如下思考:
 
1、2019年下半年开始,受到猪瘟影响,猪肉价格飙升,带动CPI快速上行。2019年年末,在各项政策的助力下,猪肉价格回落。但是1月份受到疫情影响,食品价格重新出现超出季节性的上行。
 
2、疫情持续期间,物资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会持续在供给侧推动CPI,这在2月份可能更加明显。
 
3、目前央行等各部门,已经出台了各项政策刺激生产。但是各地目前为了防疫,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封闭措施,使得物流不畅。因此下一阶段,刺激生产是一方面,打通各地物流,可能更重要。
 
4、我们发现了本次疫情的一个棘手之处。新冠病毒的传染性高于SARS,致死率低于SARS,但是致死率又高于流感。因此有人称之为大号流感,也有人称之为小号SARS。
 
因此本次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和致死率介于流感和SARS的中间体。因为传染性很强,所以不得不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又因为致死率没那么高,所以又不得不考虑防疫的社会成本。因此在下一阶段的防疫工作中,通盘考虑防疫的成本收益比,放弃一刀切,采取科学防疫,可能更为重要。
 
在疫情冲击下,货币政策与价格开始出现背离。
 
话题:



0

推荐

经纬

经纬

344篇文章 12小时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