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4月19日,中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研判经济形势,是下一阶段指定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我们来看看这一次会议精神,有没有新的变化。

 

今年会议,对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判断为“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去年一季度,对经济运行的判断为“一季度主要指标总体稳定、协调性较好。”今年一季度对经济运行的用词,要更积极。

 

关于一季度的宏观政策,会议的用词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具体而言,今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用于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政策没有明显调整;财政收入大幅减税,财政支出前移,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赤字4973亿元,远高于2017年的赤字1551亿元和2018年的赤字451亿元;一季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赤字4581亿元,为一季度首次出现赤字。

 

也就是说,今年年初的时候,政策面对今年的经济形势研判可能是略悲观的,所以继续降准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一季度社融增加8.18万亿元,为历史新高,同比增速39.7%,也为历史较高增速;财政支出大幅前移,财政赤字创出近万亿天量。另外,今年一季度还提到“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此处与资本市场回暖有关。

 

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通过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扭转了年初的悲观预期,证明了刺激政策仍然是有效的,这无疑提振了市场信心。

 

再看看会议精神中,对当前困难问题的研判。原文为“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其中提到了外部环境趋紧,这个主要原因是外围经济体的需求放缓。我们基于外围经济体的制造业订单,和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来预判,今年的出口形势都要比去年弱。也就是说,虽然今年贸易战的冲击减轻,但是出口反而弱于去年。

 

但是更着重强调的,是要解决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后文再详细论述。

 

我们再看看,下一阶段经济政策的定调。关于整体定调,今年一季度用了十六个字“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这十六个字中,稳中求进是老词,但是其他三个词不常见。笔者理解,突出主线,背后含义是上文提到的结构性、体制性改革,而守住底线,是指守住经济增长的底线,而把握好度,背后含义是过犹不及,经济刺激政策既不能不足,更不能过量。把突出主线放在守住底线,意味着今年的结构性、体制性改革的地位,可能要高于单纯的保增长。

 

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两会上都提到的“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本次没有明确提及,但是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中,增加了一项“保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提法保持不变。

 

但是我们要注意,今年一季度的会议中,有几个新提法:“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也就是说,在政策考量中,对需求总量的数量要求下降,对质量要求提高。而且在需求端,更注重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更注重供给侧改革来稳需求。按照笔者的理解,政策重心,又像是回到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上去。

 

纵观一季度经济数据,我们确实发现增长质量不算高。从工业生产来看,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明显下滑,黑色、有色、水泥、橡胶等传统经济蓬勃发展。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主要是房地产建安投资在拉动,工业投资掉头向下。从消费来看,汽车消费处于低位。从金融数据来看,长期融资的供需均不振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释放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当前中美贸易谈判向好,外部政治压力放缓,国内经济企稳,资本市场信心恢复,因此注重总量的刺激政策将逐步降温,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结构性、体制性的改革举措上,重新回到被中美贸易战等干扰所打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思路上去。

 

那么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本次会议也明确的指了出来。包括制造业投资,尤其是继续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降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给他们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做大做强头部民企;重提房住不炒,落实好一城一策,避免炒房预期升温;加快推出并做好科创板工作,改革资本市场融资机制;以外商投资法为契机,扩大外部投资;还有就业和生产安全等。

 

以及近期的一些政策,包括放开大城市落户,推进以人为本、市场导向的城镇化,以及传闻正在征求意见的放开某些城市的购车限制等,均属于下一步重要的改革举措。

 

话题:



0

推荐

经纬

经纬

356篇文章 43秒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