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期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是否要“保6”的争议,是一个很热的话题。而中国经济增速将长期下行,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逻辑无非就是潜在增长率下降、人口老龄化、杠杆率过高等。那么有没有更严谨的分析思路呢?
 
有人说,经济学者是看着后视镜开车。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经济学者能拿到的数据,只有已经发生的历史数据。但是经济学者会用其他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
 
第一种方法,是周期分析法,如果知道了道路是以柏油路、泥土路、沙路、草地的顺序交替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出预判;第二种方法,是前瞻指标法,通过寻找前瞻性指标来预判;第三种方法,是同步指标法,寻找同步的、但是更容易预判的指标;第四种方法,是国际比较法,通过更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预判我们未来的方向。
 
在做中长期走势分析的时候,国际比较法是很重要的方法,因此选取坐标系很关键。一个常用的坐标系是人均GDP。比如说,中国今年的人均GDP大概是1万美元,那么我们来找找日本、韩国或者其他国家,人均GDP为1万美元是XX年,然后来看看,日本、韩国在XX年之后的经济走势,来类比中国未来的走势。
 
但是笔者认为,人均GDP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坐标系。第一,GDP虽然是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但是GDP的核算方法,各国间并不相同。举个例子,关于自有住房服务的虚拟租金,GDP核算时,会假设自有住房的房主向自己支付一笔“虚拟租金”,计入居民消费。美国核算虚拟租金的方法,是根据市场租金进行估算,而中国核算虚拟租金,是成本估算法,根据房屋的固定资产价值计算一个虚拟折旧。GDP核算方法不同,使得GDP的绝对水平不可比。
 
第二,GDP总量没有考虑经济结构差异。一个农业国,和一个工业国,GDP是不可比的。而且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几十年前的日本、韩国等,也有很大不同,无法直接相比。
 
第三,人口规模不同,人均GDP不可比。日本的人口规模为1.25亿左右,韩国为5000万左右,我们的人口体量是日本的11倍,是韩国的28倍,体量差异太大,人均指标会失真。
 
因此基于这几个原因,笔者认为,人均GDP并不是很好的国际比较的坐标系。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坐标系呢?我们知道,城镇化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那么城镇化率,也许可以作为国际比较的坐标系,而且城镇化率概念清楚,统计简单,数据质量高,可比性强。
 
我们来看看,几个发达经济体,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先看看日本。日本的城镇化起点很高,在1965年就达到了城镇化率67.9%。但是我们注意到,日本在城镇化率70%之前,仍然呈现出很高的经济增速。只有在70%之后,才经历了经济增速的单边下行。并在城镇化率80%之后,陷入长期低速增长。
 
 
我们再来看看韩国的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韩国的城镇化率在1965年为32.4%,起点低于日本。从下图可以看到,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速,并没有呈现出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复杂的“M”型。
 
具体而言,在城镇化率50%-60%之间,韩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持续下行。但是当城镇化率超过60%之后,韩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强劲反弹,且反弹的高点并不弱于历史高点。直到城镇化率达到80%之后,韩国经济才陷入低迷。
 
 
看完了东亚经济体,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大国,即西班牙。
 
从下图可以看到,西班牙的城镇化起点同样较高,其在1965年的城镇化率达到61.3%。从下图可以看到,西班牙在城镇化率70%之前,仍然连续多年保持了年均增速超过6%。在城镇化率70%之后增速出现下行,并在城镇化率75%附近出现反弹。
 
 
笔者还观察了美国、欧元区、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走势,但是遗憾的是,这些经济体的城镇化率,在上世纪60年代的起点在70%以上,对我们缺乏参考性。
 
然后我们来看看中国的走势。从下图可以看到,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增长轨迹比较混乱。直到200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在37.1%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速有了一次明显的大周期。顶部在2007年,城镇化率为45.2%,5年平均增速为11.7%。随后进入下行期,2012年之后下行加速,直到今天。
 
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9.2%,已经来到60%的边缘,距离大周期的起点2001年,已经有18年的时间。从时间跨度上讲,相当于一轮库兹涅茨周期。
 
 
从上文论述的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看,城镇化率80%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城镇化率超过80%之后,经济将陷入长期停滞。我们现在站在城镇化率60%的门口,从韩国的经验来看,在城镇化率由60%向80%迈进的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一轮20年的大周期,此周期中经济增速将出现强劲反弹,反弹高位不次于历史高点。
 
背后的逻辑也可以说得通,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会带来房地产和基建的投资需求。另外随着城镇化,人口进一步集聚,会提升经济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居民收入,持续扩大消费。投资和消费,都将为经济带来长期增长动力。
 
而韩国的起点跟我们类似,因此我们感兴趣的就是,韩国城镇化率在60%-80%的这个阶段中,哪些因素带来了韩国的又一轮强劲增长周期。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个因素。
 
我们来看看消费、出口、投资等三驾马车,对韩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从下图可以看到,当城镇化率超过60%之后,占GDP比例抬升的,是净出口,资本形成的比例保持稳定,消费的比例反而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在城镇化率超过60%之后,韩国是通过出口作为继续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既不是消费驱动,也不是投资驱动,这是与目前的认知有出入的。
 
 
我们再从生产端,来看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的变动。从下图可以看到,当城镇化率超过60%之后,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仍然在持续提升,由30%左右提升到35%上方。
 
 
最后我再来看看,韩国的杠杆率变动情况。从下图可以看到,韩国的私营部门杠杆率,前期一直保持稳定。直到城镇化率接近80%时,才出现了暴增,杠杆率由80%上方,快速上升到150%上方。
 
再来看中国的杠杆率走势。从绝对水平上,我们的杠杆率远高于韩国的可比水平。而且我们在城镇化率50%之后,就出现了杠杆率的快速攀升,时间点远高于韩国,这使得我们透支了未来的增长潜力,过早的背负了过高的债务压力。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的结论。我们使用城镇化率作为国际比较的坐标系。从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看,城镇化率80%才是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的转折点。从韩国的经验来看,城镇化率60%-80%之间,将会出现一轮强劲的反弹,即一轮库兹涅茨周期过程。
 
韩国的经验启示我们,城镇化率60%之后,需求端仍然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占比仍然继续攀升,显示出口工业是新一轮库兹涅茨周期的重要驱动力。从杠杆率来看,韩国杠杆率一直平稳,在城镇化率80%之后,才出现了杠杆率的急剧攀升。
 
中国现在站在城镇化率60%的门槛,以出口为抓手,持续推动我们的工业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全球份额扩张,可能是继续推动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至于消费驱动,更多是镜中花水中月。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较高的杠杆率,是未来发展的主要绊脚石。
话题:



0

推荐

经纬

经纬

356篇文章 43秒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