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摘要
 
美国的就业数据显示,疫情对母亲就业有明显的额外负面冲击。表现为母亲的失业率上升更多、劳动参与率下降更多以及恢复速度更慢。
 
疫情对母亲的额外冲击,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托儿机构因为疫情关闭,父母不得不居家照料孩子,而照料责任主要由母亲背负。具体表现为2020年8月开学季之后,母亲就业的二次探底。
 
低收入家庭的冲击更加明显,最低收入组的母亲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比例,是最高收入组的母亲的四倍。显示高收入家庭的母亲,应对疫情冲击的能力更强。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生育后,母亲的脆弱性上升,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更弱,而且更多背负养育成本,尤其是陪伴孩子所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这也为当前的不断下滑的生育率提供了一个解释。
 
数据显示,居家办公的工作模式,对缓解母亲就业冲击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灵活办公的工作模式下,母亲的就业情况明显更好。显示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可以帮助母亲更好的兼顾工作和家庭。
 
低生育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从长期来看,生育率下降后,从总量上看,整体经济及消费、投资、出口等主要经济变量增速,均有显著下行。但是从结构上看,消费占比会抬升。
 
一、疫情对母亲就业有明显的额外负面冲击
 
美国有比较详细的劳动力市场统计数据。近期旧金山联储发布了一篇工作论文《Parents in a Pandemic Labor Market》,比较详细的分析了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美国疫情后的劳动力市场中,男女不同性别的就业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女性就业明显弱于男性。该工作论文主要是从是否生育的角度,来分析女性就业偏弱的原因。
 
论文将人群分成四类:已生育男性、已生育女性、未生育男性、未生育女性。从这四类人群的就业情况来看,疫情爆发初期,对四类人群均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冲击,另外,对已生育女性的冲击幅度最大。
 
同样,初期冲击过后,已生育女性的就业恢复也是最慢的。
 
但是另一方面,8月份开学季到来时,由于受疫情影响,学校和日托机构无法运营,父母们不得不将部分时间用来照顾孩子。而这部分育儿工作,更多的落在母亲身上。
 
从劳动参与率的走势来看,8月份开学季之后,父亲和未生育的男女的劳动参与率均继续抬升或者持平,只有母亲的劳动参与率迅速回落至4月份的低点。显示疫情爆发后,对母亲就业带来了额外的、大幅的且持续的负面冲击。
二、低收入家庭的母亲的负面冲击更明显
 
很多文献都讨论到,疫情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冲击并并不相同,对母亲就业的冲击也是同样的。疫情对性别和父母的冲击差异,在不同收入群体间,被放大。
 
该工作论文按照疫情前2019年的家庭年收入,将家庭分成三类,分别是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年收入在5-10万美元之间以及年收入高于10万美元。
 
从数据上看,最低收入组的母亲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比例,是最高收入组的母亲的四倍。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家庭,母亲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了近9%,而年收入高于1万美元的家庭,母亲的劳动参与率只下降了不到2%。
背后的逻辑也比较容易理解,收入越高的家庭,越有能力转嫁育儿责任,比如聘请保姆等,而低收入的家庭,育儿责任则只能由自己背负。
 
因此经济状况越差的母亲,其就业受到疫情的负面冲击越大,冲击时间越长,因此就业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更长,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三、切实降低母亲的养育成本
 
现在物质生产能力和医疗技术都有了长足发展,对于育儿而言,养活并不困难。现在最大的养育成本,是陪伴孩子所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
 
比如现在小学生是下午3点半放学,要么靠老人接放学,要么送课后托管班,否则只能自己接放学。如果自己接放学,那就只能选择下午3点半之前能下班的工作,这就限制了父母,尤其是母亲的职业选择。
 
再比如上幼儿园之前的3年时间,如果由母亲居家照料的话,那么等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母亲再就业的选择面将大大收窄。
 
旧金山联储的这篇工作论文,提出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工作论文比较了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和灵活办公两种方式下,对母亲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居家办公的工作模式,对缓解母亲就业冲击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灵活办公的工作模式下,母亲的就业情况明显更好。显示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可以帮助母亲更好的兼顾工作和家庭。
四、低生育率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什么
 
现在政策圈、学术圈以及民间都在热议中国生育率的下降,那么生育率的下降,究竟有什么负面影响呢?
 
由于低生育率短期内减少了人群的抚育压力,因此低生育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一般是滞后出现,我们在本文中使用15-64岁人口增速和占比,来作为自变量。并使用全球200多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数据,对人口变量拟合双向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LSDV)。
 
我们使用主要经济变量的同比增速以及GDP占比,对15-64岁的人口增速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从拟合结果来看,15-64岁人口增速,对GDP增速及消费、投资和出口增速,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从结构上看,与消费占比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
 
出于稳健性考虑,我们使用主要经济变量的同比增速以及GDP占比,对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进行拟合,结果如下:
从拟合结果来看,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越高,经济体的内外部储蓄率越高,而消费率越低,结果同样也是显著的。
话题:



0

推荐

经纬

经纬

357篇文章 24天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

文章